欢迎访问贵州省苗学会网站(www.gzsmxh.cn) 网站投稿邮箱:2114621977@qq.com
 
贵州省苗学会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学会动态>> 正文
贵州省社科联2023年学术年会暨苗族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研讨会综述
作者:文波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23-12-23 浏览量:374


观照现实 凝智聚慧 与时偕行

——贵州省社科联2023年学术年会暨苗族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研讨会综述

(作者:文波)


由贵州省社科联主办,贵州省苗学会承办的“贵州省社科联2023年学术年会暨苗族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研讨会”于2023年11月11日在贵阳召开。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社科联、贵州民族大学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苗学会原会长杨光林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贵州省社科院、中南民族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大理大学、三峡大学、邵阳学院、安顺学院、贵州省非遗中心等,共15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紧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暨苗族地区乡村建设实践”主题,围绕乡村振兴与现代化、文化研究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研究领域展开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上午,贵州省苗学会会长龙德方主持会议开幕式,专家学者主旨发言环节由副会长梅军主持;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与现代化研究”“乡村旅游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苗族文化研究”四个主题分组进行研讨。

本次研讨会共7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吴正彪作题为《苗族古经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文化见证》主旨发言,他通过对《苗族贾理》《指路经》《湘西苗族古老歌话》,以及侗族《姜良姜妹造人烟》等古经辞进行了深入探究,认为无论是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各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同叙事,还是生计方式共享与地方性知识共有的生存智慧认知,以及口传歌谣在形式与内容兼用的语言表达中,都多层次地体现和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建构过程及实践。杨艳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日常生活逻辑:基于一个高原村庄的农耕文化实践》报告中,系统讲述了一个高原村庄乡村振兴的日常生活逻辑。认为日常生产生活构建本土现代产业体系和夯实了高原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同时加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多民族乡村社区的互嵌共生。周永健以《黔东南榕江县计划乡加宜村田野调查纪实》为题的报告,以民族志、方志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加宜村的村落村情、农业设施、文化教育、信仰习俗、饮食习俗、村社管理等社会变迁,充分展现了苗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变化。

陈斌在《记忆、仪式与景观——黔中苗族射背牌的文化遗产》报告里,以高坡苗族茂饶支系在“调北征南”“改卫设县”“改土归流”治理制度影响下的景观变化为例,探索景观的人类学意义及其与记忆、仪式之间的关联。他认为,以群体、公开和仪式为显著特征的射背牌,一方面能满足茂饶民众既缅怀祖先又借祖先形象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能满足茂饶青年男女既渴望自由又害怕违背地方规约的矛盾心理。柏友恒在《存在与时间:文化新现象促进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兼论贵州“村BA”“村超”文化存在与演绎》发言中,既基于“存在”与“时间”的哲学语域进行逻辑审思,又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要义展开理性考量;既审视火爆出圈的贵州“村BA”“村超”所衍生的文化新现象的结构与价值,又审思“本真与质朴”“团结与友善”“公平与正义”等关键词在现代性场域中的动能与势能。他认为,本真与质朴是人类社会关系交往过程中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所在,团结与友善是处理好人群关系的金钥匙,公平与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选择。

麻勇斌作题为《有效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苗学工作》主旨发言,他首先从1988年11月8日贵州省苗学会成立出发,回顾苗学工作35年来的历程和成就;其次就为何提出有效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苗学工作进行系统性阐述;最后就如何有效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苗学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他认为,苗学工作的核心价值和学理框架,要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和社会伦理。这为学界下一步开展苗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方向。龙德方基于宏观视角和当下实践,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基于贵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的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他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刻领会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从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层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刻阐释,并就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就未来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成果丰硕,新见迭出“乡村振兴”也是本次研讨会提交论文数量最多的领域,具体探讨内容涉及乡村振兴多个面向。

包龙源和梅军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这一新主题新视角新论域,他们在《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化的特征、优势、挑战与路径——基于贵州黔东南州的考察》一文中,分析了黔东南州现代化建设中呈现出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偏低、多民族和谐共生、内部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现代化共性与地方特性并存等特征。他们通过相关数据和案例,系统分析了黔东南州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人口城市化率低、经济发展韧性不足、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等问题及挑战,认为黔东南州在未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在“强政策”上下足功夫,在“弱边界”上发好力,在“转资源”上找准突破口。王承荣聚焦高质量发展,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进行实地考察,在《新时代西江千户苗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一文中系统探讨了西江千户苗寨依托传统文化、自然景观、现代科技等多种因素,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产业与当地居民生计的联动,实现了旅游业和当地民生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在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杨武学以半边天”文化为研究视角,他在《半边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西江千户苗寨妇女为例》一文中谈到,西江千户苗寨妇女通过坚持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创新文化产品,坚持利益共享、激发文化动力,坚持合力共建、促进文化协同等有效途径提高了生活水平,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就“半边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优化路径。龙燕林在《论民族地区乡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以贵州省剑河县为例》一文中认为,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开发,有助于增强乡镇居民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秩序、强大的助力、有力的抓手和营造良好的环境。杨楠以贞丰县龙场镇苗族传统文化为例,探讨了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问题。其在《浅议贞丰县苗族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一文中提到,要以语言文字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以语言文字为人才教育筑基,发挥民族语言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在节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方面。苗族鼓藏节是黔东南苗族以宗族为单位祭祀蝴蝶妈妈及祖先的盛典,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唯唯在《雷山苗族“鼓藏节”与乡村振兴融合研究》一文中,通过对苗族鼓藏节的综合价值进行梳理,探析苗族鼓藏节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明晰苗族鼓藏节与乡村振兴融合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二者在融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潘明荣关注“村BA”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在《贵州“村BA”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一文中分析认为,贵州“村BA”篮球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有助于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拓乡村消费的新空间、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乡村振兴与教育实践研究方面。姬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提质路径研究——以A县农村学前教育为例》一文中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维度对贵州省A168名幼师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活动繁杂、课程组织不规范和家校合作缺失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加大校园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教育活动的评估、优化活动体系、增强家校合作等优化路径。杨恩从语言学视角出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苗族地区汉语词汇教学问题的研究——以反预期标记词“不过、然而”为例》一文中研究认为,苗族儿童所接受的汉语教育方式倾向于城市教育方式,并未重视苗族地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式;他认为,这种一开始就默认苗族地区儿童是汉语母语者的教学,减缓了苗族地区人民掌握汉语的速度;建议苗族地区的汉语教育需要注重语音、语法的教学和加强词汇方面的教学。

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究方面。蔡威在《控拜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一文中分析认为,控拜以苗族银饰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既存在不足又存在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建议控拜结合自身优势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借鉴外部旅游开发经验以促进当地旅游开发。他认为控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积极推动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能将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而且能将文化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助力乡村振兴。文新宇通过实地调研,在《盘活利用景区闲置资源资产  助力贵州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于朗德苗寨景区的调查研究》中分析了雷山县郎德苗寨景区闲置资源资产的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就如何盘活利用郎德苗寨景区闲置资源资产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在苗族地区研究进展梳理方面。丁应高基于文献定量分析,在《苗族地区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及未来展望——基于CNKI文献定量分析》一文中以CNKI数据库中782篇文献为样本,通过研究表明,当前苗族地区研究的研究热点与国家政策关联度较高,尚未形成核心研究群体,学术共同体间合作度偏低,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主题呈现显著的地域性特征,苗族文化保护传承路径仍是当前重要议题。他分析认为,未来苗族地区研究应围绕国家文化战略不断深化研究主题,在研究进路上注重实证维度,着重聚焦苗族地区的民族性、独特性、传承性与创造性,深度研究苗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能量,以及苗族文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文化研究与文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本次研讨会共有十余篇论文在这些研究领域作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在文化传承方面。王炳忠基于互嵌式社区文化存在的价值研究,他在《社区“文化存在”的价值——以苗族、彝族等共居的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为例》一文中谈到,阿妹戚托小镇以彝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因景观与苗族、彝族文化的完美融合而成为脱贫攻坚的神奇创造并有力地推进着乡村振兴。同时他认为,阿妹戚托小镇旅游的持续科学发展,需要坚守文化灵魂存在,深远博大的苗族文化和古老鲜明的彝族文化应当在社区美美共存、和谐同生。骆科俊在《苗族“刻道”文化传承的现状探讨——基于施秉县屯上村的田野调查》一文中,通过对施秉县屯上村“刻道”文化的田野调查,深入剖析了“刻道”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在政府、社区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导向下,“刻道”文化正在经历一个复兴和再生的过程。潘定荣关注的是苗族民间故事,其在《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与科学传承保护研究——以黄平县苗族民间故事为例》一文中,以黄平苗族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特点、传承保护的现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并提出了传承保护建议。

目前,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是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杨志凤和熊开祥深入安顺的西秀区岩腊乡、镇宁县革利乡、紫云县猫营镇等地对蒙正苗族支系的婚丧嫁娶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他们在《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对安顺部分苗族地区婚丧嫁娶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文中,系统分析了安顺部分苗族地区婚丧嫁娶存在的现实问题、社会影响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苗族地区移风易俗的对策和建议。冯信源在《移风易俗在关岭苗族地区的实践与探索》中结合新时代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和关岭苗族的一些实践事例,针对用“法令”方式还是用“教化”方式来实现移风易俗目标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在村民自治管理的基础上,应以“乐”展现苗族之“礼”,用“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移风易俗的目标。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需要自治、德治、法治三者齐头并进,共同发挥效用。杨德在《浅谈苗族习惯法对苗族地区社会治安治理的作用》中通过对黄平等地《苗族季节理词》《苗族婚姻纠纷理》《苗族民事纠纷理词》《苗族刑事纠纷理词》等习惯法进行研究,他分析认为,这些习惯法是古代社会苗族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约束苗族人民行为的共同“法典”,不仅对了解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婚姻、法学、教育、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地乡村社会综合治理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范玮在《黔东南苗族地区寨老“裁判”的方法与逻辑》一文中认为,寨老“裁判”作为黔东南苗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之一,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跟随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在当地一直发挥着“定分止争”的社会稳定器功能,体现着苗族特殊的文化逻辑。

民居作为人类栖居和繁衍的重要场所,既是人类建筑智慧的结晶,又是融合生命信仰、道德伦理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的物象表达。龙胜阳在《民俗仪式表演中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与文化象征——以武陵山区苗族为例》一文中谈到,武陵山区苗族传统民居在满足居住功能的背后,形成了一套民居空间认同的仪式表演文化象征体系,依附于民居空间的仪式表演表达了人们对社会、自然、文化的认知与实践。他认为,仪式表演的时空选择与其相对应的内容表达,表象上是人们对传统文化规范意义上的恪守,实则是苗族文化深层象征结构体系在仪式表演实践中的隐义呈现。李婷和骆科俊关注婚姻这一人类永恒主题,他们在《民族学视域下的荔波县大土村苗族婚俗文化变迁》中基于格尔兹的“深描”视角对荔波县大土村苗族的婚俗文化变迁进行探析,认为婚俗文化的变迁与适应过程为我们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材料。周兴茂在《论苗族的“无字族谱”、文化内涵及重要意义》中分析认为,从文化内涵看,“无字族谱”是苗族颠沛流离悲壮历史的无形载体,是苗族维护自身血缘和地缘稳定的纽带,是苗族自律自强根本民族性格的表征;从重要意义看,苗族“无字族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在文明建设方面。朱婧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安顺市普定县为例》中分析当前普定县文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并提出重塑村民文化价值观、多元主体携手振兴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创新性发展等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思考。范锡彪在《利用苗族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以月亮山苗族贾理文明调处纠纷为例》一文中谈到,苗族贾理是在执行制度条约时的口头表达的理词,是调处纠纷的载体。他认为,苗族贾理是化解民事纠纷、避免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的法理,是促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的“助推器”。龙征礼从“村BA”着手,他在《贵州“村BA”曝红出圈  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为例》一文中,对贵州乡村体育赛事“村BA”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贵州整合旅游资源,做优做强大旅游,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独具特色且极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也得到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也是本次研讨会关注的主要研究领域。

在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方面。萧大元和杨德红在《论城步乡村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与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中从城步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入手,探析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欧阳恩涛从苗族地区村镇建设中苗族文化展示着手,在《以苗族文化展示为抓手  扎实推进苗乡旅游事业高量发展——以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推动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例》中分析苗族文化潜在的市场价值,探讨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旨在让苗族文化扎实推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杨美英以西江苗寨为案例,在《旅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基于西江苗寨的旅拍实践探析》中运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对西江苗寨旅拍实践进行分析。她认为,游客通过旅拍不仅能够体验到民族服饰文化,也能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增进对苗族文化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同时指出,旅拍文化为西江苗寨带来经济收入、社会活力和文化创新等,能够助力乡村振兴。

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梁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民族特色村寨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探索》中运用文献资料查阅、调查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三个民族自治州实施民族特色村寨文旅融合发展的举措成效、存在困境、下步建议等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分析,并探讨了民族特色村寨文旅发展相关思路。研究认为,民族特色村寨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明确一批符合实际的融合发展标准,探索一批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因村因寨因地施策。罗双琴在《旅游介入下西江苗寨生计转型调查》一文中谈到,西江苗寨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以民族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业正逐渐改变着当地的生计方式,使得当地人的生计方式向多元化并存的模式发展。她认为,旅游介入使西江社区的生计方式从传统农耕向现代旅游转变。

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面对贵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单一、内生动力不足、发展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申雯清在其《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农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探析——基于黔南H村的个案》中以贵州黔南农旅融合村寨H村为例,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对该村农旅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就此提出科学合理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多方共同推进农旅产业融合、优化硬件基础设施和提高软实力等解决对策。王光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摆若苗寨茶旅融合发展研究》中通过分析摆若苗寨茶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以旅兴茶、以茶促旅、茶旅互动的“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他认为,充分利用摆若苗寨的茶产业生产、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来发展茶旅融合产业,能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界目前围绕其学理溯源、路径探析、现实运用等视域展开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本次研讨会高度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议题。

张成聚焦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互嵌的实践与效能,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交融互嵌》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目标,考察各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类型及形成机制。他认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既能保持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能使各族群众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认为,语言文化交流是各民族成员建立互嵌的社会结构,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力量。吴传艳则从贵州“村BA”实践出发,在《各民族喜闻乐见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基于贵州“村BA”的实践分析》一文中谈到,贵州台江台盘“村BA”以一种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向世界展示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逐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范端江和杨再清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前者在《民族地区中学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以黔东南剑河民族中学为个案》一文中认为,贵州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是民族地区中学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并基于剑河民族中学的个案探索,研究认为将教学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地方知识有机结合,能够丰富中学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和元素,夯实各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进而提高各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苗族跺月亮芦笙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与思考》一文中,就苗族跺月亮芦笙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他认为,苗族跺月亮芦笙文化最为深层、最为久远的影响着当地人民群众的“人心”与“精神”,是当地人民群众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精神家园,是促进当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催化剂,是孕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力胶。

综上所述,本次研讨会紧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暨苗族地区乡村建设实践”主题展开,在乡村振兴与现代化、文化研究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研究领域进行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首先,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节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究、乡村振兴与教育实践研究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化等具体领域展开研讨,为贵州乡村振兴凝智聚慧。

其次,持续开展文化研究和探究文明建设。各与会专家学者坚持问题导向,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文化传承、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居住习俗和婚姻习俗等现实问题,观照现实的同时旨在解决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

第三,关注乡村旅游发展。苗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各与会专家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就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农旅融合发展等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意在探索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

第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费孝通在探讨“中华民族”时论述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这一经典论述,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提供重要启示。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从贵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文化符号共建共享等视域着手,详实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总而言之,此次研讨会规模大、论域广、成果多、质量高、效果佳、评价好。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重要讲话及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齐心协力推动贵州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

 

编辑:网站管理员【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上一篇:贵州省社科联2023年学术年会暨苗族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研...
下一篇:贵州省省级民族、宗教学会负责人学习贯彻 全国“两会”...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www.gzsmxh.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贵州省苗学会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大学老校区六号教学楼211室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2008575号-1
网站投稿邮箱:2114621977@qq.com
技术支持:贵州狼邦科技有限公司